首页 > 资讯 > 经验 > 教育职业道德规范内容有哪些特点,试述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及社会作用

教育职业道德规范内容有哪些特点,试述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及社会作用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7-05 18:00:22 编辑:职业培训教育 手机版

1,试述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及社会作用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答:(1)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2)从社会地位来看,师德具有超前性;(3)从教师职业及个人修养来看,师德具有导向性;(4)从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师德具有超越一般职业道德的示范性。 二、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答:(1)可以为解决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良好的途径和方法,为教师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2)可以改变以往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即只要有知识就可以当教师的传统旧观念; (3)可以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水平,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4)可以吸引更多的素质较高的、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青年学生投身于教师职业。

试述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及社会作用

2,何为教师职业道德其特点是什么

教师职业道德又称为“师德” ,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体现出社会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规定了教师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作风、行为准则去调节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完成教育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它具体表现为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义务、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信誉和教师职业作风等方面。 教师职业道德除了具有一般职业道德的共性外,还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意识水平高层性二、道德境界高尚性三、道德意识自觉性四、行为举止示范性五、道德影响深广性六、道德内容先进性

何为教师职业道德其特点是什么

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什么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什么

4,教师职业道德有哪些特征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及其基本特点基本内容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63373763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它包括如下基本旨意 1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独特性说明了它是教师这一职业所特有的是与教师职业密切联系的专门性道德是教师在其现实职业生活中应遵守的和应具有的。 2、揭示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说明教师职业道德不只是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还包括教师对这些规范或准则中内得而成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二、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作为道德的一种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共道德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它们之间有共性也有个性。 一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共道德所共有的特征 1相对独立性 道德在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是道德在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过程中与社会的发展的过程中与社会的发展不总是同步的具有相对独立性。 在道德发展中某些道德并不是苍桑变幻和世代更替而发生变化。道德发展与社会发展并不是总是保持着同步性。主要表现为或滞后于社会发展或超前于社会发展。 2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公共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总是反映和体现着阶级的意志并按照阶级的意志来建筑自身道德体系。 社会公共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的阶级性主要表现为 a.不同阶级都是从自己实际所处的经济地位中形成本阶级特有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以此作为为评价人们的行为善恶的标准。 b.不同阶级的道德总是各自反映着本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c.不同阶级都是以自己的道德作为的工具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3、历史继承性 任何新道德都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适应一定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的需要适应一定阶级的需要并对以往的道德规范、观点等进行加工改造保留那些符合新的社会关系和利益的东西抛弃那些不相符合的东西而形成发展而来的。 4、道德现象的共含性 作为道德现象社会公共道德和教师职业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道德规范现象。它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知道和衡量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是社会或行业团体对人所提出的外在要求 2道德意识现象。它是基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在道德活动中形成的并影响道德活动的各种具有善恶价值的认识及在这基础上产生的思想观念、信念、信仰等。 3道德活动现象。它是指人或团体在社会生活中在一定善恶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支配
文章TAG:教育职业道德规范内容有哪些特点试述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及社会作用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