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 > 经验 > 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

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7-07 21:55:36 编辑:职业培训教育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

教好学生,让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还有技术

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

2,如何解释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内容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3.专业能力的提高4.自我的形成
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生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合格且优秀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成长过程。掌握学科的基础性知识;熟悉该学科的相关知识;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以及最新的发展动态;掌握该学科的思维和方法,能创造性的分析解决问题。再结合自己学的专业举例很简单的就得高分了 13级的同学 望你采纳

如何解释教师的专业发展

3,2012年教师招考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四种: 一是美国学者费朗斯·傅乐的研究。他认为,在专业进程中,教师所关注的事物是依一定的顺序更选的,呈现为教学前关注、早期生存关注、教学情境关注、对学生关注四个阶段。教学前关注指职前培养时期;早期生存关注指初次接触实际教学的学习阶段;教学情境关注指对自己的教学表现的关注;对学生关注是指对学生学习的关注。 二是以美国学者卡茨为代表。他运用访问与调查问卷法,针对学前教师的训练需求与专业发展目标,把教师的发展分为求生存时期、巩固时期、更新时期、成熟时期四个阶段。求生存时期,新教师只关心自己在陌生环境中能否生存下来,这种情形可能持续一、二年;巩固时期,主要是统整并巩固在前一时期所获的经验和技巧,开始关注个别学习问题,这一阶段会持续到第三年;更新时期,教师对平日繁杂而规律刻板的工作感到倦怠,想要寻找创新事物,这一时期可能会持续到第四年;成熟时期,教师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来探讨一些较抽象、较深入的问题,大致需要二至五年。 三是伯顿的教师发展阶段论。他从与小学教师访谈的记录数据与资料中,整理归纳教师提出的反映意见,提出了教师发展的三个阶段。求生存阶段,是指教师在教学的第一年适应面对多种事物的阶段;调整阶段,是指教师进入教学二至四年,开始了解孩子复杂性、寻求新的教学技巧与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的阶段;成熟阶段,指教师在进入教学五年后不断地追求并尝试新方法,更关心师生间关系的阶段。 四是加拿大学者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教师职业成熟水平分为角色确认、角色适应、角色成熟、职业发展 “高原”、发挥骨干作用五个阶段。

2012年教师招考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发展

4,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解读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涵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是紧密相联又稍有差异的三个方面,为了叙述方便,我们今天将它们放在同一层面来加以考察和分析。教师发展要以专业化的思想来指导。专业化是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在国际上开始流行的一个概念。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二从静态、动态两个方面理解教师专业化1、从静态而言教师专业化首先表现为专业成熟程度和外部条件。⑴专业化条件之一:专业成熟程度a、专业知识方面。这里的“知识”概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学历、能力、理念等等。从学历背景而言,《教师法》规定,小学教师应有中师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应有大专以上学历,高中教师必须有本科以上学历,这就是基本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知识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现代信息知识等;再就是教育思想先进与否。b、专业制度方面。专业化要有专业制度的保障。比如说教师资格证书,这就是制度上有了一个保障。当然我国现行的教师资格条例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弊端,就是它没有终身发展的观点,认定一次后,就可以终身做教师。这些将来肯定要变化的,教育部已在拟定教师资格再认证制度。这更要求未来教师在专业化上向深度发展。c、职业道德方面。作为教师,有一些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这正是从教师专业自身的角度来考虑的。⑵专业化条件之二:专业的外部条件教师专业化,从社会的吸收力来说,这个专业化取决于两个方面:a、专业的经济收入。一个职业如果收入很低,就不可能高度专业化。只有当它的收入达到相当吸引人的时候,它才能确保它的专业化水平,国际上有一根基本线,小学教师的工资是蓝领的1.5倍以上,如果低于这一水准,那就难了,此时要谈教师的专业化,这是不可能的!b、专业的社会地位。有高收入,不等于有社会地位。社会地位,应该是指人家尊重他,用现在通俗的话说,人家买他的帐。所以,我们说专业的地位是由自身成熟度和外部的条件决定的。2、从动态而言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第一,未分化阶段。就是通常说的学者即良师。中国是学者教私塾;西方是牧师兼做教师,没有专门的教师职业。第二,分化阶段。1852年,美国马里兰州向全世界公布义务教育法,这就要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做保障,这时诞生了师范教育制度,由此分化出专门的教师职业。第三,专业化阶段。发达国家大学从大众化毛入学率15%,向普及化毛入学率30%转移时,师范教育实行本科后的教育,就开始出现教师专业化这个问题了。比如,苏、锡、常、上海等发达地区,开始出现四年制的本科生要进入教师岗位已经不如意了,在这个时候发展第五年的专业教育,它就会有竞争性,就会成为一种趋势,逐步成为一种制度。由此可见教师职业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专业化的研究领域,也是处于动态之中的。
现代教师职业是一种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修养的专业。从专业职业的特征来看,教师职业离成熟专业的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教师职业是一个“形成中的专业”,教师专业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历程。如果从现代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的建立、教师开始成立为一种专门职业算起,教师专业化已走过了300多年的历史。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教师专业化成为一种强劲的思潮,并极大地推动了许多国家教师教育新理念的建立。现在,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成功策略。教师职业是不是一个可以与医生、律师等相提并论的专门职业?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究竟如何?这是各国学者长期讨论的问题。教师职业所依据的专业知识具有双重的学科基础,即教师任教科目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的学科知识。这成为教师教育长期争论的问题,任教学科的学术水平与教育学科的专业素养谁轻谁重?教师教育在与其他教育相同的时间内,很难既达到同等的学术水平又掌握必备的教育学科知识。而现实中,师范性往往更容易成为强调学术性的牺牲品,原因是不少人认为,只要掌握学科知识就可以做教师,甚至可以做一名好教师,是否具备教育学科知识则无关紧要。在学术与师范性的争论中,导致师范性常常处于下风的重要原因是,就教育学科本身来说,“教育是一门科学”仍受到人们的质疑。尽管教育学科借助其他学科已建立起一套有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的理论系统,但从理论到实践的原则――专业技术,并能用来解决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问题还差强人意,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鸿沟。随着世界范围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加剧,各国把教育摆到了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从追求教师职业专业地位和权利到重心转移到教师的专业发展。美国卡内基教育和经济理论工作小组关于教师专业的报告《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中,批评美国由于师范教育改革的滞后,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因而呼吁,为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必须彻底改革美国的教育政策:创立全国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高标准地确定教师应该懂什么,应该会什么;改革学校机构,为教师创造一个有利于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改变教师队伍结构,使能力强的教师形成一支领导骨干,在促进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当前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在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重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
文章TAG:简述教师教师专业发展专业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